| 网站首页 | 蝴蝶文化 | 蝴蝶放飞 | 萤火虫 | 世界标本分类与价格 | 项目合作 | 联系我们 | 




    放飞案例

    放飞视频
    放飞品种
    蝴蝶标本

    蝴蝶养殖
    各国国蝶

    蝴蝶保护

    萤火虫







 上海邱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邱语 18019000483  

 电话:021-54314492

 传真:021-54314492

 QQ:457172924 872738376

 地址:中国上海市松江区明华路748号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蝴蝶文化   

中国昆虫学院士名录及简介


来源:上海蝶语蝴蝶工作室


我国历届昆虫学院士共有17人,名录如下:

【一九五五年】
  
  刘崇乐 杨惟义 陈世骧 秉 志 胡经甫 蔡邦华

【一九五七年】
  
  冯兰洲

【一九八零年】
  
  马世骏 邱式邦 陆宝麟 赵善欢 蒲蛰龙
  
【一九九一年】
   
  尹文英 张广学   钦俊德
     
【一九九五年】
  
  印象初
  
【一九九七年】
  
  庞雄飞
 
刘崇乐
昆虫学家。原籍福建福州,生于上海市。192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生物学及化学专业,同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副院长兼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生物学教学、生物防治、资源昆虫学和昆虫文献学研究。在昆虫学的人才培养及图书文献收藏方面都卓有建树。对我国资源昆虫特别是紫胶虫的调查、研究、利用及扩大新产区颇有贡献。中国利用天敌资源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创始人之一。早年曾对中国胡蜂科昆虫进行研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杨惟义
昆虫学家。江西上饶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江西农学院教授、院长。曾在中、法、德等国的博物院专门研究半翅目昆虫的分类和昆虫区系分布;在昆虫分类方面,发现了60余个新种和新属,对中国半翅目昆虫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倡的“三耕治螟”法,红花田留种改革措施,粮食仓库害虫防治法等,都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和指导作用;60年代初,曾被派往越南帮助培训农业干部,获得胡志明友谊勋章,为增进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陈世骧(1905—1988)
嘉兴人。祖辈世居嘉兴市郊区栖真乡上睦港。父陈坚,字志巩,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曾与人合股在嘉兴开设绸缎庄,任总经理。后又任嘉兴县银行行长,为嘉兴商界知名人士。1924年参与发起成立嘉兴第一个民间治虫组织治螟委员会,指导农民科学治虫。世骧受父亲影响,为日后专攻昆虫学奠立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爆发,世骧正就读于嘉兴第二高等小学校,随师生上街演戏,宣传亡国恨。1925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参加“五卅”反帝运动,担任自行车通讯队长,递送信息。后被反动当局拘禁,由校长李登辉保释。192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同年赴法国留学,在巴黎自然博物馆昆虫学实验室研究甲虫分类。1934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中国和越南北部叶甲亚科的系统研究》获法国昆虫学会1935年巴赛奖金。1934年8月回国,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及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实验生物研究所昆虫研究室主任,上海震旦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中国动物志》编委会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副主编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动物分类学报》、《昆虫学报》和《昆虫分类学报》编委。世骧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50年代初,苏联李森科的论点在中国生物界处于统治地位。1956年,陈世骧在青岛遗传学座谈会上,以达尔文的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学说,批驳了李森科“种内无斗争”的观点。此后,对物种问题、物种分类原理和进化规律,作了一系列深刻探索,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1984年在汉堡首届叶甲学术讨论会上,世骧宣读了《叶甲总科的系统分类》。论文把沿用百余年来的三种分类,改组为六科系统,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赞同和高度评价。世骧对达尔文学说提出了大量生殖不仅是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原因,同时又是其结果,本身也是一种适应现象;取食斗争是生存斗争的核心,决定植物、菌类和动物三条进化路线的大方向;每一物种主要呈现两种适应,即小适应与大适应,前者是对生存环境的具体适应,后者是对路线的方向适应等3点重要补充。主要论文、专著尚有《关于物种问题》、《分类学与若干基本概念》、《生物进化的辩证法》等,约170余篇、册。其叶甲系统分类研究和《进化论与分类学》一书,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秉志(1886.4.9-1965.2.21)
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名翟秉志,他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03年先后考中秀才和举人,1908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1909年以优异成绩考取第轧咖届官费留学生,翌年赴美国留学。1915年与留美同仁组织了中国最早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并刊行中国最早的学术刊物《科学》。1918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决心开创中国的生物学研究。1921年,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创建了我国的第一个生物系;1922年主持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所。历任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静生生物调查所教授、主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等职。秉志一生涉足过动物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昆虫学和古动物学等多种领域。他对鲤鱼的形态和江豚内脏的解剖分析以及对虎脑的研究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曾培养几十名动物学家,桃李满天下。
 
胡经甫(1896-1972)
原名宗权,笔名胡烈。原籍三水,生于上海。1917年毕业于东吴大学。1920年赴美留学,获康乃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返国后历任清华学校生物学讲师,江苏昆虫局技师,南京东南大学、苏州东吴大学、上海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美国康乃尔大学昆虫系客座教授。曾受聘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中国动物图谱编委会委员等。生平致力于生物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为中国昆虫学奠基人之一。著有《中国昆虫名录》、《无脊椎动物》、《中国水生昆虫》等。
 
蔡邦华
昆虫学家。江苏溧阳人。1923年毕业于日本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动植物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对于螟虫的发生、防治与气候关系的研究,创立了一套害虫预测预报制度;对于谷象发育与温湿度关系的研究,分析出其猖獗发生的最适度,解决了害虫猖獗长期争论的问题;关于五棓子的研究,查明了中国产的不同五棓子及产生不同五棓子的不同棓蚜种类和特性,为五棓子的人工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了松毛虫及白蚁的综合防治方案;进行了直翅目、鳞翅目、等翅目等5个昆虫科目的分类学研究,发现了许多新属、新亚属、新种、新亚种。奠定了中国森林昆虫学研究的基础。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冯兰洲
山东临朐人。民国18年(1929年)毕业于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历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寄生虫学主任、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民国21年,赴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和热带卫生学院进修,后去伦敦自然博物馆研习蚊虫,又到德国汉堡、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印度加苏里和加尔各答有关研究所参观学习,于民国23年回国。民国27年8月,应邀参加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国际昆虫学会及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热带病与疟疾学学会的年会,宣读《中国蚊虫的地理分布》、《中国丝虫病的分析与传播》、《中国疟疾的流行病学》和《钝嚎软蜱对回归热螺旋体的传染方法》等论文。同年10月又赴美康奈尔大学、图兰大学医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及落矶山热带病研究所考察和学术交流。解放后,冯氏留任原职,1958年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全国第四届政协委员。

    冯氏是中国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的先驱之一,毕生致力于昆虫传播寄生虫病的研究和教学,在医学界颇有声誉。30年代初,在南方调查研究,首先发现和确定微小按蚊是南方山区疟疾、中华按蚊是马来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民国26年又与钟惠澜教授合作,在北京近郊进行黑热病研究,证实犬是重要的储存宿主。同时,对白蛉进行解剖,发现并阐明中华白蛉传播黑热病的机理,确定其为传播该病的主要媒介,为新中国制订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949年,重赴南方进行中华按蚊种型的研究,证明中华按蚊有多种亚型,其中的窄卵型嗜吸人血,是传播马来丝虫的主要媒介。这一发现推动了中华蚊虫亚型的研究,为消灭平原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开展中药驱绦虫研究,首先使用南瓜子合并槟榔治疗带绦虫,并阐述其杀虫机理,疗效良好。

    冯氏积极造就专业人才。1952年起先后举办两期高级寄生虫学师资训练班,1955年后又举办两期医学昆虫训练班,为教学、科研部门培养一批寄生虫学及医学昆虫学的骨干力量。一生发表甚多有价值的科学论著,其中《厦门之疟疾及其传染之研究》、《浙江省马来微丝蚴的中间宿主》、《中华按蚊传染马来丝虫的进一步研究》以及主编的《中国蚊虫描述汇编》等,颇受国内外推崇。与其他专家合编出版的有《寄生虫学名词》、《无脊椎动物名词》、《昆虫学名词》、《蜱螨学名》和《寄生虫学》等。

马世骏
生态学家。人。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生物系。1948年获美国犹他大学研究院科学硕士学位。 1950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东亚飞蝗生理生态学、粘虫越冬迁飞规律、害虫种群动态及综合防治理论,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种群变境成长”以及系统防治等新观点,制定了预测方法,丰富了昆虫种群生态学、生态地理学及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并在植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设想、“经济生态学”原则等一系列新观点,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邱式邦
昆虫学家。男,1911年8月出生,浙江湖州人。1935年毕业于沪江大学生物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研究员。早年从事多种农业害虫发生规律和防治的研究,特别是对飞蝗防治提出了666粉剂和毒饵防治和蝗情监测办法,对控制我国的蝗害起了重要作用。对玉米螟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颗粒剂防治的技术。70年代以来,积极倡导和研究害虫综合防治,及开展害虫天敌的保护利用和国外天敌资源的引入工作,建立我国生物防治的专业研究机构,创办和主编《中国生物防治》刊物,对发展我国害虫综合治理和生物防治事业作出了贡献。曾获全国劳动模范金质奖章,全国科学大会奖,法国农业部功勋骑士勋章,中国科学院荣誉奖等项奖励。发表论文106篇。培养博士生2名,博士后1名,硕士生3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宝麟
江苏常熟人,1916年6月19日出生,2004年4月9日逝世。早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生物系,先后在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任职,1952年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陆宝麟先后担任卫生部寄生虫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委会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全军预防医学中心副主任及顾问等学术兼职,还长期任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治理媒介联合专家组成员。

    陆宝麟从1941年起就对我国蚊类的区系分类、生态习性、媒介关系以及综合治理进行了长期的、比较系统的研究。他主持和参与了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及其防治”、“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等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委级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两次荣立三等功。他对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等四类蚊媒病的传播媒介都做过深入研究,为基层部队的蚊虫防治、流行病预防和官兵的身体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撰写了大量的专著和学术论文,先后独立或合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编写专著10部,并主编《医学昆虫学》、《中国重要医学动物鉴定手册》和《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等著作,还参加了国外5本专著的编写。他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批高级科技人才。

赵善欢
昆虫学家。原籍广东高要,生于广东广州。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专门部。1936年至1939年分别获得美国阿力近农业大学学士学位和康乃尔大学研究院科学硕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对水稻害虫三化螟及稻瘿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根据三化螟越冬习性及生理特性,制订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成功。对鱼藤、苦楝、川楝、印楝等杀虫植物进行了有效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方法的研究。深入研究荔枝蝽蟓体内生理变化规律、药剂对虫体的渗透性及作用机制,为确定最佳防治时期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杀虫剂田间毒理”的概念,丰富了昆虫毒理学理论,并在田间防治害虫起了指导作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蒲蛰龙(1912—1997年)
广西钦州人,曾任中山大学教授、副校长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今院士)。他是著名的昆虫学家,被国际学术界尊为“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

    蒲蛰龙是个大专家,然而,说话和气,平易近人。他不但关心研究生、青年教师的学业,也关心他们的生活。在电视机非常稀罕的年代,他家已有黑白电视机。每到周末,他和夫人利翠英教授就在电视机前摆好凳子,还放些糖果,让学生和同事们到他家欢度愉快的周末。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经济生活困难,物质产品极为匮乏。当时,生物系一年轻女教师生孩子。由于供应紧张,人们凭票也难买到食品。供应产妇的食品,不但很少,而且很难买到。蒲蛰龙见此,不但与夫人一同去探望产妇,而且送去了一只黄母鸡。产妇见了,热泪盈眶,说:“蒲老师送鸡,胜过‘雪中送炭’!”
 
尹文英
昆虫学家。女。河北平乡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研究员。早年从事鱼类寄生虫和鱼病防治的研究。1960年后系统地进行原尾虫的分类、形态、生态、胚后发育、生物地理、比较精子学和亚显微结构等研究,记述我国原尾虫164种,其中141新种,18新属和4新科,提出原尾虫系统发生新概念,并据此建立了原尾纲新的分类体系,1999年出版了《中国动物志:原尾纲》。1985年后,主持和推动土壤动物学的系统研究,联合60多位学者在6个气候带完成土壤动物组成(3千多种)、变动规律及其在土壤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等试验研究,其结果主编写成《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和《中国土壤动物》等专著。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张广学
男,回族,1921年出生,定陶县定陶镇南城社区南关村人。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系,从事昆虫生物学主要是棉虫学、蚜虫学研究。历任国民政府农林部棉产改进处技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任《昆虫学报》副主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系统演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科技部发明评选委员会审查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广学是世界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和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研究蚜虫学,将中国蚜虫纪录从148种推进到1000余种,占世界总数的1/4,发现9个新属224个新种。率先利用数值分类、细胞分类和胚胎毛序进行蚜虫分类,建立13科系。提出大蚜科是相对进化单元的有利证据,对世界权威R.A.Mordvilko的蚜虫生活周期型的演变理论提出重要修正。提出杂草蚜虫演变为作物害虫进而演变为世界大害虫的重要事实和论断,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建立万亩自然调控棉蚜示范田,使棉田环境由单一作物改变为多种植物,利用天敌抑制蚜虫发生,到1985年包含极少用药的自控棉蚜样板田扩大到26000亩,受到植物界重视。对中国蚜虫学的研究跨入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贡献。张广学与助手合作,研究发明“当归优质丰产技术及种苗包衣剂”,1989年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和第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马铃薯无病毒原种生产及原种繁育体系”的研究,使马铃薯产量增加50%。创立了适合中国独有的综合防治蚜传病方法。主要论著有《棉蚜及其预测预报》(1956,合著)、《棉花害虫的综合治理》(1982)、《中国经济昆虫志》(第25册,同翅目:蚜虫类)(1983)、《当归》(1989)等。曾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1次,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2次,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5次,其它奖项10次,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6年获得香港求是科学基金会颁布发的“求是奖”。
   
钦俊德
昆虫生理学家。浙江安吉人。194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50年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院理科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创立中国第一个昆虫生理研究室;揭示昆虫与植物的生理关系,阐明了昆虫选择植物的理论;研究马铃薯甲虫、飞蝗、棉铃虫、粘虫、蚜虫等多种害虫的食性和营养及植物成分对它们生长和生殖的影响;以昆虫天敌为对象,研究七星瓢虫的营养和人工饲料,以添加保幼激素类似物,解决了适宜的人工饲料配制难题;研究明确了东亚飞蝗卵期对环境适应的特点及浸水与耐干能力,为测报蝗害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功适用于大量饲养蚤幼虫的饲料及快速侦检不同来源蚊虫的方法。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印象初
男,江苏海门人,汉族,193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58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植物保护系(现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昆虫学会三届、四届、五届、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科协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青海省科协常委、副主席。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科学院挑选为中国当代科技精英之一。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2月被河北大学聘为终身教授。2001年被山东农业大学聘为特聘教授,并。现任《昆虫学报》编委,《昆虫分类学报》编委,《动物分类学报》编委,《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编委。

    印象初院士长期从事蝗虫分类工作,30多年来发现蝗虫新属37个,新种103个。1975年发表《白边痂蝗在青藏高原上的地理变异》一文,揭示了一个物种由于海拔升高,其形态特征出现梯度变异为种内(亚种内)变异。提出蝗虫类在高原上的适应性,演化途径和高原缺翅型等新见解。阐明了高原上风大不适于蝗虫飞行导致翅的退化,翅是蝗虫的发音器官构造之一,翅的退化导致发音器的退化,发音器的退化和消失又导致听觉器官的退化和消失。在高海拔地区生存的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种类是最进化的种类,也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类。1984年出版的《青藏高原的蝗虫》为该地区蝗虫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1982年建立了《中国蝗总科新分类系统》,后被誉为印象初分类系统;1990年发表了《北美洲镌瓣亚目(蝗亚目)的分类》一文,两者之间的区系组成和主要危害种类完全不同,提出了必须防止相互传播的建议。1996年出版了《世界蝗虫及其近缘种类分布目录》,200多万字,英文,记录了从1758—1990年所有的已知的蝗虫类10136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最系统的同类专著。97年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青藏高原的蝗虫》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蝗总科分类系统的研究》和《青藏高原的蝗虫》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庞雄飞
男,中科院院士,1930年生,广东省佛山市人,中共党员。
         
    庞雄飞195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同年考上研究生,1955年被选送到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研究院深造,1959获副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在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历任昆虫学教研室主任、昆虫生态研究室主任、植物保护系副主任、农业部昆虫生态、毒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等职务。
         
    庞雄飞长期从事昆虫学和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主编参编的教材有:《昆虫群落生态学》、《昆虫学通论》、《害虫生物防治》、《农业昆虫学》。他创立了昆虫生态研究室,主持过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把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引进昆虫种群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提出害虫种群控制系统理论和研究技术,近年还提出了利用异源植物次生化合物防治害虫新思路。他依据物种概念,重新整理了瓢虫科的分类系统,整理了分布于中国及其邻近地区的瓢虫近700种,发表瓢虫新种近100个,建立了一个新亚科,另还发表赤眼蜂属和缨小蜂属新种12个。他创办了集教学、科研和科技示范于一体的深圳龙岗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为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及农业部昆虫生态、毒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庞雄飞勤奋刻苦、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他著述颇丰,专著有:《害虫种群系统控制》、《中国经济昆虫(二)瓢虫科》; 合作编写出版专著有:《系统科学在植物保护研究中的应用》、《中国经济昆虫志小蜂总科》、《天敌昆虫图册》、《水稻害虫天敌图说》、《全国瓢虫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代表论文有:《南岭山地生物群落简史》等。他获得过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著名昆名学家、生态学家。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明华路748号 M:18019000483  T&F:(021)54314492  E-Mail:872738376@qq.com

Copyright©2004-2019 上海邱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18634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